推動數據實時化精準采集,助力醫院三甲復審
2021年11月26日,以神經專業為試點,我院三級醫院評審指標采集信息程序(第一批)正式上線。該信息程序的開發使用,將實現醫院評審相關指標數據源實時化精準采集,有效解決現階段醫院迎接三甲復審過程中面臨的指標統計人工工作量巨大及回顧性采集指標準確性不足的兩大難題,同時為未來醫院三級醫院評審數據上報平臺的建設工作奠定了基礎,對提高三甲復審工作質量、減輕醫務人員負擔、提升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及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4月,廣東省衛健委發布了《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廣東省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實施細則》共設3個部分107節676條標準和監測指標。由于涉及指標非常細致,多數醫療機構在統計過程中均面臨相同統計難題。指標涉及的部分數據,由于在既往醫療工作中未進行結構化規范采集,同時數據的判斷提取須依賴專科專業知識,統計時難以直接通過信息化方式獲取,因此只能依靠醫務人員采取人工翻查病歷等方式提取指標信息,臨床工作量極為巨大;同時,由于回顧性采集信息,數據準確程度亦存在一定限制。面對挑戰,我院及時開展工作,經過深入調研,于2021年8月啟動了三級醫院評審指標上報平臺建設工作。該項工作由大數據人工智能中心牽頭,聯合信息科、三甲辦、質管科、醫務科、病案科、腦病中心辦公室等多部門形成專項工作小組。
在平臺建設工作中,完善統計數據源采集是第一步,也是關系指標統計完整性、準確性的關鍵一步。腦病中心作為我院診療特色突出的學科群,在迎評工作中以神經內科為代表,首先提出數據標準化、信息化實時采集的思路。專項工作小組調研討論后,最終決定予以采納,并由腦病中心辦公室以神經專業為例,負責對設計思路進行細化完善,形成數據采集設計方案。方案經過專項工作小組與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腦血管外科等科室的多輪討論商議,終在9月底最終確定,并由信息科啟動實施。
10月26日上午,在專項工作例會上,信息科對開發的數據采集模塊進行了示例展示,臨床數據中心、腦病中心辦公室、三甲辦、質管科、病案科及神經內科醫師進行了現場評估討論。黑子清副院長對專項小組工作成果予以了高度肯定,并希望工作小組繼續努力,盡快完成項目實施。該成果既是迎接三甲復審的亮點與突破,同時也將是業內的先行模范,是三院醫療管理水平的體現,對塑造三院品牌具有積極意義。
對接項目推進,根據神經專業數據采集模式,11月5日,專項工作小組組織舉行了培訓會議,對涉及三甲復審指標統計的13個臨床專科進行了項目介紹及設計、使用培訓和效果演示,目前各專業已在緊鑼密鼓推進工作,全力爭取加快完成項目建設,以信息化手段推動數據管理,有效提升醫療管理效率與質量,助力2022年醫院三甲復審。
?

圖1:專項工作小組外出進行項目調研

圖2:工作小組討論數據采集設計方案

圖3:數據采集模塊展示

圖4:召開臨床專科數據采集需求設計培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