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為獲評廣州地區高新、特色技術項目科室授牌

發布人:黨委宣傳科 發布日期:2023-03-16

? ? ? ?3月14日上午,我院為獲評廣州地區高新、特色技術項目科室授牌,項目正式啟動。院長戎利民、黨委書記吳京洪出席會議,獲評廣州地區高新、特色技術項目負責人、科室負責人和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醫務部主任吳本權主持。

戎利民院長和吳京洪書記為6位項目負責人授牌

?

? ? ? ? 此次我院共獲2項高新技術:《創新性直腸癌手術:保留鄧氏筋膜直腸癌根治術(iTME)》《劈離式肝移植關鍵技術體系的創建和推廣》,獲4項特色技術:《多學科聯合診療重度肥胖癥》《立體定向腦病損切除/腦活檢術》《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階梯治療》《磁共振彈性成像技術在肝臟疾病早期診斷及療效評估中的臨床應用》。

?

項目簡介

?

創新性直腸癌手術:保留鄧氏筋膜直腸癌根治術(iTME)

? ? ? ?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顯著降低了直腸癌的手術復發率,提高了生存率,因此成為直腸癌手術金標準。然而,TME手術損傷神經導致術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礙,近半世紀仍無法解決,這與患者既要“活得久”,也要“活得好”的美好愿景背道而馳。

?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衛洪波教授團隊為攻克這一世紀難題,前后歷時30余年研究,最終證實TME術中切除鄧氏筋膜是導致神經損傷與術后功能障礙的“真兇”,并首創保留鄧氏筋膜直腸癌根治術(iTME)。通過聯合國內多家大型三甲醫院,證實與傳統TME手術相比,iTME手術患者術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礙發生率顯著下降,且局部復發率和整體生存率沒有區別,真正實現了讓直腸癌患者既能“活得久”,更要“活得好”的終極愿望。

? ? ? ?這一劃時代的研究成果在2018年全球最大的外科會議上做大會報道,會后受到美國媒體官方采訪,并在國內被人民日報等多家官方媒體廣泛報道。同時,iTME研究成果亦被TME之父,全球最頂尖的結直腸癌專家R.J. Heald教授高度贊賞,并由其親自命名該術式為iTME。

? ? ? ?該技術目前已在國內超半數醫療單位廣泛開展,顯著提升直腸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直接獲益人群數以百萬計,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

衛洪波教授團隊在手術中

?

劈離式肝移植關鍵技術體系的創建和推廣

? ? ? ?我國是肝病大國,每年等待肝移植的終末期肝病患者達30萬人,而我國每年實施的肝移植手術僅約5000例。供肝短缺是限制我國肝臟移植事業發展的最主要瓶頸,導致大量終末期肝病患者無法獲得肝臟移植的機會。

? ? ? ?劈離式肝移植能夠將一個供肝精準地劈離為功能完備的兩個部分,分別移植給兩個病人,實現“一肝兩用”。劈離式肝移植技術能增加20%的供肝,是最有效和最具前景的供肝短缺解決方案之一,在技術成熟的移植中心,其療效能夠達到與全肝移植或活體肝移植相當的水平。

?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器官移植團隊自2014年起,圍繞可劈離供肝和供體的標準、供肝劈離技術、肝移植受者圍手術期管理等一系列關鍵困難問題展開攻關,在國內率先創建了劈離式肝移植關鍵技術體系并進行了有效推廣。目前已成功開展了多個劈離式肝移植創新術式,至今已開展劈離式肝移植近200例,例數居全國首位,療效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 ? ? ?在此基礎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器官移植團隊牽頭制定了《劈離式肝移植專家共識》和《劈離式肝移植的供體和供肝評估專家共識》、牽頭成立了華南地區劈離式肝移植聯盟、舉辦了劈離式肝移植學習班,旨在促進劈離式肝移植在國內的快速發展,幫助其他肝移植中心開展劈離式肝移植手術,推動劈離式肝移植在全國的蓬勃發展。

中山三院肝移植團隊

?

多學科聯合治療重度肥胖癥

? ? ? ?肥胖已成為21世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其相關并發癥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和壽命。肥胖癥是一種復雜的涉及全身多系統的慢性疾病,肥胖的綜合管理具有嚴峻的挑戰,需要多學科的協作。

? ? ? ?2020年6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牽頭多學科成立了“3+N”減重降糖聯合門診,采用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治療重度肥胖患者;為了實現多學科高效合作協同工作,2022年9月19日,醫院正式成立減重醫學中心。

? ? ? ? 減重醫學中心由內分泌科、胃腸外科、耳鼻咽喉科、感染科四個國家級團隊強強聯合,同時整合我院15個優勢學科力量而成立,采用“3+N”多學科診療模式,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從就診到出院、從診室到手術、從門診接診到家庭隨訪的一站式全程跟蹤服務;術后,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精準減重方案。“3”是指“營養+運動+心理”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干預,“N”是指采用內科藥物、中藥、針灸、外科手術等多種治療方法,多學科聯合、中西醫結合、全生命周期管理(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同時有專業護理團隊規范隨訪管理。“多學科聯合診療重度肥胖癥”經過嚴格的遴選及激烈競爭,以第一名成績獲批2022年廣州市省部屬醫院臨床特色技術建設項目。

? ? ? ?至今團隊已接診上千位肥胖患者,減重成效顯著,尤其對于重度肥胖患者,通過聯合診治明顯提高重度肥胖患者的減重效果、改善了各項代謝指標及生活質量。

我院減重醫學中心團隊

?

立體定向腦病損切除/腦活檢

? ? ? ?腦疑難疾病診斷是臨床上極為棘手的問題。由于病變影像特征不典型,鑒別診斷困難。許多病人輾轉各級醫院,誤診誤治,給患者、家庭、社會帶來痛苦和沉重負擔。

? ? ? ?國內外研究表明,面對腦疑難疾病,神經影像、臨床診斷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的符合率僅為1/3。為實現腦疑難疾病精準診療,2020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秦峰,牽頭成立中國首家、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腦活檢技術分會”。

? ? ? ?該團隊深耕腦立體定向手術20年,率先開展高難度跨中線低位腦干活檢、內囊靶點及經內囊路徑活檢,致力于打造集神經疾病、影像、組織、分子病理、放化療等多學科交叉的腦疑難疾病精準診療平臺。相比于傳統開顱術,立體定向手術更精準、微創、安全,尤其針對腦干、腦深部的不典型、微小、彌漫、多發病灶等具有優勢。

? ? ? ?該項目計劃在全國范圍內以推廣立體定向腦病損切除/腦活檢技術為切入點,搭建有廣泛影響力的多學科腦疑難疾病精準醫學平臺,牽頭制定立體定向腦病損切除/腦活檢術行業規范,最終實現腦疑難疾病早診早治,降低社會疾病負擔,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階梯治療

? ? ? ?壓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等腹壓增高時出現漏尿,俗稱“社交癌”,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影響女性生活質量的五大慢性疾病之一。我國成年女性患病率接近五分之一(18.9%),50-59歲年齡段高達28.0%。

? ? ? ?雖然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不難,但由于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加之女性對排尿異常羞于啟齒,導致患者就診率低,不僅影響女性身心健康,還會帶來社會問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夫妻關系。

?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女性泌尿團隊在周祥福教授的帶領下,為了呵護女性健康,對尿失禁進行了20多年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尿失禁亞專科特色。針對女性不同程度的壓力性尿失禁,創建了“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階梯治療”方案:(1)輕度壓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或經陰道激光治療;(2)中度壓力性尿失禁:經陰道激光治療(門診可以完成)或微創手術治療;(3)重度壓力性尿失禁:微創手術治療;(4)若同時合并膀胱和/或子宮脫垂的壓力性尿失禁則行保留子宮的微創手術。精準施治,拾階而上,旨在避免壓力性尿失禁的“輕癥重治”或“重癥輕治”現象,達到“有效、微創”的治療目標,從而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中山三院泌尿外科女性泌尿團隊

?

磁共振彈性成像技術在肝臟疾病早期診斷及療效評估中的臨床應用

? ? ? ?我國1.6億以上的人口有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其中1/4會發展成為非酒精性脂肪肝。若不及早發現和干預,這些常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臟會逐漸加重損傷和變硬。患者經常會詢問:“我肝病嚴重不嚴重?肝臟變硬了嗎?”其實所謂的“硬不硬”從醫學角度上講是指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隨著肝纖維化程度加重,會產生相應臨床癥狀和嚴重后果,如疲乏無力、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甚至是肝衰竭和死亡。早診斷、早干預十分重要。目前全球公認最準確的無創評估肝纖維化的手段是磁共振彈性成像(MRE)。MRE檢查可以在肝病早期無創地發現肝臟損傷,以盡早進行干預和治療。

? ? ? ?在幫助患者監測肝炎進展、評估肝臟肝纖維化程度及監測治療效果、監測肝硬化門脈高壓進展、預測肝臟疾病治療后療效、其它腹部器官(如子宮、前列腺等)的良惡性病變鑒別、腫瘤侵襲性評估時,以及其它成像模式無法成功的患者都可以做磁共振彈性成像檢查。

?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放射科與美國Mayo Clinic的MRE實驗室保持密切合作,擁有Mayo Clinic研發的最先進的 MRE掃描硬軟件。科室MRE技術和診斷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MRE檢查3D與2D的各級纖維化階段的圖例。從左至右依次為肝纖維化0期到4期的五個案例,即肝臟硬度由軟至硬,病情程度由輕至重,并用顯著顏色予以標明(由紫至紅)

?

? ? ? ?戎利民院長在會上講話。他說,醫療新技術是醫療創新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國家衛健委頒發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年)》中更是對創新理念進行了強調。他表示,中山三院作為委屬委管醫院,必須保持醫教研齊頭并進,醫療新技術作為臨床醫療救治的前沿探索,我們必須做更多的工作,做更大的努力,出更多的成績。今天醫院授牌的六大廣州地區高新、特色技術,是各科室深耕臨床、不斷總結、以解決群眾治病需求為宗旨之下,不斷磨礪自身醫療技術、不斷創新所取得的成績,全院要大力推廣,認真學習,以讓更多患者獲益。

? ? ? ?我院獲評廣州地區高新、特色技術項目負責人紛紛表示,將按照市衛健委工作要求,落實好新技術落地建設工作,瞄準目標,明確分工責任,加快技術創新建設步伐,力爭在新技術建設周期內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