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援建丨鄭奔容:勇擔援藏使命 筑夢雪域高原
? ? ? ?2023年8月4日,作為廣東省第八批“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我院特診醫療中心鄭奔容主治醫師圓滿完成了404天幫扶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人民醫院任務,平安返穗。

鄭奔容順利返穗
?
主動擔當
把中大抗疫經驗送到雪域高原

鄭奔容在林芝指導方艙醫院建設
?
傾力付出
打造藏區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 ? ? ?援藏期間,鄭奔容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林芝市人民醫院開展健康體檢工作,幫助藏區建立完善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鄭奔容為當地群眾進行健康體檢
? ? ? ?林芝民眾體檢意識較低,她帶領當地醫生從飲食、運動、睡眠、就診等方面入手,給來體檢的群眾提供系統的指導和服務,還聯合援藏隊的其他隊友推出“健康林芝 幸福職工”2023年林芝市人民醫院健康科普巡講活動。不管是下班還是周末,鄭奔容一有空就深入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健康科普宣講,同時提供健康體檢報告解讀及健康管理建議服務,為提高林芝群眾的健康素養和健康管理能力貢獻力量。

鄭奔容為當地群眾進行健康宣教
?
發揮專長
想方設法造福風濕病患者
? ? ? ?受特殊的氣候等因素影響,當地骨關節及其他風濕性疾病高發,但林芝還沒有建立風濕免疫專科。鄭奔容碩士研究生階段在居于華南龍頭地位的中山三院風濕免疫專科學習。完成健康管理中心工作之余,她積極參加風濕性疾病會診,努力尋找提高林芝市風濕病診療技術的途徑。
? ? ? ?至今,她還記得第一次會診風濕病患者的情形。來到關節外科,62歲的次仁正痛苦地蜷縮在床上。他的兒子說,父親患病好幾年了,每天全身都痛,晚上經常痛醒,睡不了覺,也走不了路。鄭奔容仔細檢查后確認,次仁身上存在典型的類風濕關節炎癥狀和體征。

鄭奔容為患者做檢查
?
? ? ? ?次仁用蹩腳的普通話問她:“醫生,我能不能明天手術?手術后我是不是就不痛可以走路?” 他急切地想通過手術解決問題。
? ? ? ?“您現在不適合手術,我們先吃藥打針,再評估癥狀改善情況,如果關節破壞已經無法逆轉,那控制炎癥后我們再考慮手術。”鄭奔容耐心安撫。聽到只需要打針吃藥,次仁的兒子很疑惑,此前他們看了很多醫生都告訴他只有手術才能解決問題。一家人開始考慮轉院到內地治療。
? ? ? ?內地路途遙遠,而且目前診斷明確,鄭奔容耐心地跟次仁解釋:“我就是學風濕免疫出身,雖然來援藏從事健康管理工作,但平時也管理了不少風濕病的患者,”鄭奔容言語間傳遞出的信心讓一家人決定繼續住院試試。
? ? ? ?她把次仁轉到更適合開展類風濕關節炎炎癥急性期管理的康復科,和康復科主任舒大青一起制定了新的診療方案。接受新方案治療后的第二天,鄭奔容就接到次仁兒子的微信:醫生謝謝您!我爸爸昨晚睡得很好,終于沒有關節痛了!
? ? ? ?收到患者的消息,鄭奔容也十分高興。她抽空來到病房時,在門口就聽到次仁開心地和家里人聊天,聲音明顯洪亮起來,臉上也看到了笑容。看到鄭奔容,他興奮地從床上爬起來,拿起旁邊的拐杖就下地了:“醫生,謝謝您,我的關節不痛了,可以走路了。”
? ? ? ? 此時,次仁膝關節腫脹已較前消退,屈曲度也有所減小。“很好,繼續堅持治療,爭取去掉拐杖走路。”鄭奔容鼓勵次仁,也真心希望他的關節功能可以繼續恢復,延緩關節置換的時間。過了一個月,次仁回門診復診時還給鄭奔容送來了錦旗。他拄著拐杖自由地行走,迎面高興地跟鄭奔容打招呼:“謝謝廣東的援藏醫生,讓我不用手術,可以睡個安穩覺!”

患者為鄭奔容送上錦旗
? ? ? ?為了讓當地醫生掌握規范的風濕病診療技術,2023年3月和4月,她聯系中山三院強大的風濕免疫專家團隊,舉辦了“2023年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風濕免疫分會學術年會暨林芝市雅江風濕病論壇”和“林芝市雅江醫學論壇2023年風濕科學習班”。使林芝地區基層醫務人員掌握了風濕病的常規篩查和診療技術,提高了風濕醫學臨床應用的規范性。

聯系舉辦專業學術年會
? ? ? ?進藏一年,鄭奔容跟隨廣東省第十批援藏隊醫療工作組多次深入到各縣區進行送醫下鄉義診,普及防病知識,將醫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援藏一年多來,她獲得了“教學幫帶先進個人”“廣東援藏優秀醫療人才”“優秀援藏干部”“林芝市人民醫院特聘專家”等榮譽稱號,更將援藏精神印刻在心里,“這將成為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鄭奔容說。

鄭奔容為患者義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