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特色丨中山三院斬獲多項校級教學獎項
? ? ? ?近日,中山大學第十二屆本科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活動以及第十三屆教師教學競賽圓滿落幕,中山三院斬獲多個獎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評校級本科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院教師團隊在教學競賽中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
?
本科教育教學獲獎成果介紹
成果名稱:20年傳承與創新:交叉融合、數智賦能、平臺驅動的傳染病學教學模式建立與實踐
獎項:一等獎
主要完成人:高志良、張曉紅、林炳亮、劉瑩、時紅、吳元凱、邵曉瓊、莫志碩、汪雪蘭、王淑珍
該成果由中山三院傳染病學教研室歷時多年打造,基于OBE理念,聚焦傳染病防治人才培養,通過構建基礎與臨床融合、診療與預防融合、專業與思政融合的課程體系,整合知識圖譜、慕課、5G智慧教學平臺等數智化教學路徑,依托“傳染病學虛擬教研室”實現資源共享與區域推廣,逐步形成“交叉融合、數智賦能、平臺驅動”教學模式,顯著提升學生專業素養與社會責任感,助力醫學教育協同發展。
成果名稱:分層遞進·階段貫通:臨床實踐教學質量標準的創新構建與應用
獎項:一等獎
主要完成人:黎尚榮、吳玲玲、姚瑤、吳舟、楊補、武文斌、鄧宇璇
該成果聚焦實踐教學標準缺失與評價體系薄弱問題,牽頭編寫《中山大學臨床實踐教學質量標準手冊》和《廣東省住培臨床教學實施指引》,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創新構建貫通“見習—實習—住培”三階段的臨床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形成“標準教學—考評優化—督導反饋”多元質控機制,精準對接卓越醫生培養需求,為臨床醫學實踐教育同質化發展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成果名稱:依托智慧教學平臺構建基于“師生共同發展”傳染病學實踐能力培養探索
獎項:一等獎
主要完成人:劉瑩、張燁瓊、邵曉瓊、熊靜、張曉紅、林炳亮
成果名稱:“人文潤心、數智賦能、多維評價”——新醫科背景下融合式兒科臨床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獎項:二等獎
主要完成人:陳壯桂、黎雅婷、蔡耘、孔倩、潘莉、梁英、祝鈴萍、李曉峰、楊麗芬、陳惠芹
該成果精準對接“新醫科”建設對復合型醫學人才的培養需求,在醫學人文教育與臨床技能培養的融合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通過“情境浸潤-反思強化-實踐固化”的三段式培養將人文素養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觀察、可訓練、可評估的臨床能力,并通過優化教學流程與評價體系,在促進學生臨床思維與人文關懷的融合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方面取得實效。
成果名稱:“多學科融合·數字賦能·服務社會”混合式過敏通識教育創新體系構建與實踐
獎項:二等獎
主要完成人:楊欽泰、陳壯桂、馮佩英、周宇麒、陶金、戴敏、黃雪琨、鄭瑞、周敏、周琪琳
該成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聚焦非醫學專業過敏通識教育中學科融合不足、專業壁壘高、實踐轉化難等問題,構建“多學科融合·數字賦能·服務社會”的混合式教學體系,通過課程重構、方法創新與環境創設三大舉措,系統破解教學難題。作為國內首創過敏通識課程,成果實現從知識傳授向社會服務轉變,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與教師教學能力,具有顯著創新性與推廣價值。
教師教學競賽

精神病學教研室鄭倆榮
?

變態反應學教研室鄭瑞
?

內科學教研室蔣雨彤
?

外科學教研室周大貴
?

傳染病學教研室張燁瓊
?

賽前輔導
?
?
教師教學競賽獲獎名單
課程教學賽道
全英課組一等獎:蔣雨彤(內科學教研室)
醫科組二等獎:周大貴(外科學教研室)
公選課組二等獎:張燁瓊(傳染病學教研室)
?
教學創新賽道
副高及以上組一等獎:
主講教師:鄭倆榮(精神病學教研室)
團隊成員:張明、朱麒、關念紅
?
中級及以下組一等獎:
主講教師:鄭瑞(變態反應學教研室)
團隊成員:楊欽泰、黃雪琨、石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