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們致敬!我院舉辦2020年中國醫師節暨優秀醫師表彰大會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20-08-19

?

?

? ? ? ?8月18日下午,為慶祝第三個“中國醫師節”,踐行“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的節日主題,我院舉辦2020年醫院優秀醫師表彰大會。黨委書記丘國新、院長戎利民率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趙婉文,副院長崇雨田、吳斌、衛洪波、陳燕銘,院長助理楊敏敏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及工會主席陳璘、中層干部、優秀醫師獲獎者等出席。副院長崇雨田主持大會。

? ? ?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醫師為代表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英勇無畏、義無反顧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筑起護佑人民健康的鋼鐵長城,孕育了偉大的抗疫精神,全國上下深受感動和鼓舞。因此,今年的中國醫師節比往年更具有重要意義。



黨委書記丘國新宣讀表彰通知


? ? ? ?黨委書記丘國新宣讀了《關于表彰2020年度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優秀醫師及抗疫醫師優秀集體的通知》,卞華偉等16位醫師代表獲優秀醫師稱號,抗擊新冠肺炎隔離病區和發熱門診醫師團隊、援鄂援外多批醫療隊團隊、省市區抗疫會診及駐點專家團隊、線上新冠肺炎咨詢醫師團隊獲抗疫醫師優秀集體稱號。



院長戎利民致辭


? ? ? ?戎利民院長代表醫院向全院堅守在各個工作崗位上的醫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他表示,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三院人多線作戰,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肩負起救治病人的使命,展現出醫者的大愛情懷和對患者的悲憫之心,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受表彰的16位先進個人、4個先進集體都是在抗擊疫情當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代表,他們用實際行動和出色表現詮釋了“醫德至上、博積精勤”的三院精神,是全體三院人精神的最佳體現。他希望優秀醫師繼續發揚“抗疫精神”,同時號召全院醫務工作者以他們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將“抗疫精神”轉化為推動醫院快速發展的磅礴力量,助力三院朝著“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專科特色明顯的強大的現代化醫院”建設目標穩步邁進。



副院長崇雨田主持大會


? ? ? ?會上,卞華偉、方友強、畢筱剛、劉劍戎、江瀅、孫國亮、李蘇華、李燦明、李洪濤、何海勇、張永標、陳惠國、納寧、林炳亮、鄭海清、陶炯16位獲獎優秀醫師分別上臺領獎并發言。獲獎優秀醫師一致表示,將再接再厲,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滿意的衛生和健康服務。




? ? ? ?臨床營養科主任、拓展辦公室主任卞華偉:

? ? ? ?他是一名臨床營養專家,從制度建設到參加查房、會診、開展臨床營養治療,從開設營養咨詢門診到在省內最早成立營養醫護小組,從制定患者營養膳食手冊、派發疾病營養飲食傳單到參與大眾媒體的科普推廣,醫院臨床營養科在他的帶領下從無到有,實現快速發展。

? ? ? ? 他是一名社會公益踐行者。他自籌經費,在云南玉龍縣4間小學實行免費一日三餐營養幫扶行動,今年已堅持十年。疫情洶涌之際,他隨隊空降封城的武漢,在一線研究、落實患者營養方案,助力患者早日康復;臨床工作之余,讓比普通部隊連人數還多的133人醫療隊吃得飽、休息好,無后顧之憂地開展工作,成為他全力以赴的另一件大事。

? ? ? ? 在疫情之初極其有限的客觀條件下,準備一日多餐的同時,他甚至讓隊員們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熱干面、小龍蝦。隊員們說:每天最開心的是不論幾點下班都有新驚喜。中山三院最關心出征隊員福利,沒有之一。

?


? ? ? ?中國援多米尼克醫療隊隊長、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方友強:

? ? ? ?不懼環境艱苦與登革熱重創,他排除萬難,救急癥、治疑難,開展多項“多米尼克首例”。新冠疫情形勢下,面對特殊發熱患者,他恪守原則、冷靜判斷、專業處理,最終化險為夷。

? ? ? ?執行援外醫療任務期間,他始終不忘醫者和黨員使命擔當,盡己所能為疑難患者提供最佳的救治,努力展現中國醫生技術精湛、甘于奉獻的職業形象。他化身“白衣外交官”,為受援國帶去優質的醫療服務,傳播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診療理念,向世界遞出“中國名片”,為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


? ? ? ?嶺南院區綜合ICU主任畢筱剛:

? ? ? ?庚子年元宵夜,作為重癥醫學專家,他主動請纓馳援湖北,成為133人醫療隊的副隊長。在家中,他是如父的長兄,大家庭的一片天;在醫療組,他是要把后輩們保護好的師長,是醫療組的定心丸。

? ? ? ?2003年,他曾參與中山三院第一個非典隔離病區的建立;2020年,疫情再次洶涌襲來,他再上戰場,負責整合不同科室醫生力量、確保臨床醫療安全、救治方案有效。

? ? ? ?他要求大家:“一定要把每一個醫療細節做好,否則,以后回了廣州會后悔,我們不做后悔的事!”看著他一直忙碌到深夜的身影,隊友們十分疼惜:“我們這些兵,沒有將累啊!”在這樣的前輩帶領和影響下,團隊80后、90后的同事在一線英勇戰疫,出色完成了抗疫任務,救治成效在諸多國家隊中名列前茅。

?


? ? ? ?外科ICU主治醫師劉劍戎:

? ? ? ?重癥醫學專業一線工作8年,他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都奉獻給重癥患者。新年伊始,病毒肆虐,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多次請戰,最終隨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層層的防護下,他克服視野模糊、觸摸手感受限等的重重困難,成功為87歲的高齡患者留置深內靜脈導管。在一線,他總是主動啃下這些“硬骨頭”,成為特殊操作組的核心成員,為團隊解決高風險的醫療問題,哪怕正在休息,只要患者需要,他都毫不猶豫。

? ? ? ?為了及時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他配合上級醫生帶頭組建了本病區的超聲檢查和有創操作小組,把危險留給自己;為確保重癥患者的搶救工作,他承擔起病區ICU護理單元的籌備工作,大到呼吸機的安裝,小到搶救藥品、剪刀、膠布等事無巨細,為危重癥患者的綜合救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


? ? ? ?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江瀅:

? ? ? ?他從事神經感染及神經免疫性疾病的臨床及研究工作,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亞專科領域的專家。元宵夜,他報名加入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他渴望上前線踐行醫者使命,也希望兩個孩子能為他感到驕傲。

? ? ? ?駐同濟光谷院區醫療隊接管病區收治的患者多數高齡,85.6%以上是重癥和危重癥,同時合并多種疾病。作為隊內唯一的一名神經內科醫生,他承擔起全病區合并腦血管病新冠肺炎患者的全程救治與管理工作,通過參與隊內MDT討論,制定出患者個體化的診療方案。他的存在使得合并腦血管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獲得最合理的救治。

?


? ? ? ?手術麻醉中心主治醫師孫國亮:

? ? ? ?元宵夜,剛結束肝移植手術麻醉工作的他,看到增援武漢的報名通知,沒等家人回復,他搶著報名:“醫院的發熱門診沒有選上我,這回該輪到我了!”在武漢隔離病房工作200個小時,他的進艙時間超過120個小時。作為醫療隊特殊操作組“六勇士”之一,他每班都為危重癥病人做床旁超聲檢查,讓重癥超聲成為醫生準確診斷的第三只眼睛,必要時為患者施行深靜脈穿刺操作。

? ? ? ?一米八的他,著實沒有很適合的防護服,為減少職業暴露的風險,他在艙內大部分時間都蜷縮地站著。4個多小時的忙碌,即使在2月的武漢,內層的衣服也會濕透。汗水花了護目鏡,送患者檢查途中磨破了鞋套,甚至撐破了防護服……不論前線工作有多辛苦,看著自己負責管理的3名重癥病人都好轉治愈出院,是他最欣慰的事。



? ? ? ?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李蘇華:

? ? ? ?春節期間,他就主動報名參加了嶺南院區第一批發熱門診工作。元宵夜,得知武漢需要增援,他再次挺身而出。在武漢前線的隔離病房,老年重癥患者多,多數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作為隊里唯一的一位心血管內科醫生,他的準確評估和積極干預,讓患者“心安”。他就是是隊友眼中的“救心丸”、李蘇華。

? ? ? ?在病房中,他工作認真負責,受到患者及家屬的信賴和贊揚,并多次代表醫療隊在諸多國家隊中匯報團隊救治方案。結束援鄂任務后,由于突出的臨床、科研能力,他作為執筆人之一,參與了醫療隊診療推薦方案的書寫工作,并發表在中山大學學報,供全社會借鑒。

?


? ? ? ?腎內科主治醫師李燦明:

? ? ? ?從醫近10年,他不僅出色地完成日常疾病診治工作,還兢兢業業地協助科主任完成科室各類行政事務和科研工作。

? ? ? ?作為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中唯一的腎內科醫生,他負責監測病區所有患者腎功能情況,第一時間處理患者腎功能異常。他通過過硬的技術,成功搶救90歲高齡,有基礎糖尿病、冠心病和肺結核病史的急性腎衰竭患者,還通過藥物聯合透析的綜合治療方案,讓新冠肺炎合并尿毒癥患者轉危為安。有他在,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就多了一位“守護神”。

?


? ? ?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李洪濤:

? ? ? ?他是擁有26年黨齡的“抗非”老兵,除夕夜他奔赴武漢,挺進抗疫“最”前線的最“重”災區漢口醫院。穿上防護服,他常常八小時不喝水、不吃飯、不上廁所,新收病人、開醫囑、值夜班,精氣神完全不輸年輕人。

? ? ? ?在武漢一線,他作為廣東省首批醫療隊專家組成員主導危急重癥患者搶救,參與醫療隊重要決策制定,還擔任中山三院首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組織委員,為醫院黨委和廣東省臨時黨組織“牽線搭橋”,在抗疫一線發展8名預備黨員。

?


? ? ? ?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何海勇:

? ? ? ?新冠疫情洶涌而來,作為一名19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元宵夜他主動報名支援武漢,并時刻沖鋒在前,成為戰友的入黨介紹人。

? ? ? ?在隔離病區,他是大家眼中時刻把救治病人放在第一位的何醫生,“醫病醫身醫心”是他時刻謹記并踐行的中山醫精神。

? ? ? ?在病床前、護送患者檢查的途中,在友科會診時,他精心治療備受新冠病毒折磨的患者,幫助他們調整身心狀態;繁忙的臨床工作之余,他積極爭取社會防疫物資,并擔任駐地酒店樓長,為隊友們做好服務,為醫療隊的團結穩定貢獻力量。



? ? ? ?急診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張永標:

? ? ? ?在急診科,時間就是生命,救援刻不容緩。而他在這一壓力大、風險高的崗位上堅守了28個春秋。新冠戰疫中,報名上前線的他最終選擇駐守后方,統籌天河、蘿崗兩院區急診科疫情防控、疑似病例篩查和急危重癥診療等各項工作,守好醫院疫情防控“前哨”。

? ? ? ? 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他將救治急危重癥患者作為自己畢生的職責,帶領團隊盡心盡力為患者開辟快速通道,刷新急救速度。他注重學科建設,致力推動急診醫學事業發展,為區域百姓謀福利。



?

? ? ? ? 嶺南醫院心胸外科主治醫師陳惠國:

? ? ? ?他對專業技術精益求精,參與團隊各項高難度微創手術,緊握手術刀救治患者是他覺得最有價值的事。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他第一時間支援嶺南醫院發熱門診又毅然奔赴武漢前線。抗疫50天,雖然暫時不再需要握著手術刀,但他將一名外科醫生的細心與細致帶到了前線。他知道,幫助患者增強信心,戰勝疾病也可以通過很多微小的事情來完成。



? ? ? ?腎移植科副主任、人才引育辦公室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納寧:

? ? ? ?從事醫療工作21年,他在腎移植專業的崗位上為許多終末期腎病患者家庭送去希望,獲得無數患者的贊譽和同事的好評。

? ? ?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一直都是他的座右銘。2016年6月,作為首批援助崗巴縣人民醫院的“拓荒者”,他曾帶領其余2名醫療隊員到海拔四千多米的西藏日喀則市崗巴縣援助三個月。當地客觀條件十分有限,大家笑稱“相當于第一次搞核試驗”,必須靠想象力和創造力工作,他們是醫生、麻醉師、護士,同時也是保潔員、消毒員、護工,完成當地的無數個首例。當新冠疫情洶涌而來,他又坐不住了,再次主動請纓出征武漢,為隊友積極籌措物資,并在后勤保障工作趨于平穩后,主動請戰下沉到臨床一線,為戰疫貢獻一份力量。

?


? ? ? ?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組專家、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林炳亮:

? ? ? ?萬里馳援,同心抗疫,他秉承無國界醫者初心,一次又一次延遲歸期,傳授中國經驗,傳播信心與希望,為全球打贏抗“疫”戰爭貢獻中國力量。

? ? ?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堅守“大后方”與醫院隔離病房,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患者零誤診漏診、零死亡病例。援塞82天,他腳步不停,踏遍發生疫情的22座城市、84家醫療機構,開展25場培訓、103次技術指導,指導方艙醫院、密接者集中隔離點的設計與改建。他一次次深入重癥隔離病房,從病房規劃、治療方案到院感控制,不放過每個漏洞和細節。“全方位”的建議,為塞爾維亞搭建起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救治體系。

?


? ? ? ?嶺南院區康復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鄭海清:

? ? ? ?3月的一天,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傳來好消息,臥床近兩個月的47歲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楊先生,不僅脫離心電監護,下床走路,還到衛生間洗了兩個月來的第一次澡。最早為楊先生實行康復治療的就是我院嶺南院區康復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鄭海清。

? ? ? ?“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康復科專家能做什么?”作為133名醫療隊中唯一的一名康復科醫生,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康復專家在隔離病區大有可為:他助力團隊形成了一套堪稱“戰疫秘密武器”的康復治療方案,患者康復周期有效縮短,并發癥發生幾率大大降低。

?


? ? ? ?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陶炯:

? ? ? ?3月1日,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新冠肺炎合并腸梗阻,同時伴有偏癱、失語等腦梗塞后遺癥的70歲老伯始終不肯配合治療,情況危急。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陶炯和隊友的到來,幫助患者順利接受了治療。

? ? ? ?戊子年參與汶川救災,庚子年再赴武漢抗疫,他深入疫區一線,帶隊承擔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重癥病房“心理干預”工作。在沒有硝煙卻驚心動魄的戰場上,他有勇氣有能力處理疫情下各種心理問題,用科學的手段治愈患者的心身苦痛,也為并肩作戰的“逆行者”們撫慰心靈,為戰“疫”的最終勝利注入了強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