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72小時丨中山三院支援武漢同濟醫院醫療隊工作紀實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20-02-17

?

?

抵達前24小時:臨危受命,飛抵武漢

? ? ? ?今年的春節注定不平凡。尤其是對醫務人員,新冠疫情一步步染紅了全國地圖,步步高升的感染數字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醫務人員沖在前線,肩負起治病救人的使命。元宵夜,一個開頭為010的電話號碼震響了中山三院院長戎利民的工作手機。中央需要三院火速組建醫療隊再次馳援武漢。自除夕夜開始,中山三院已經分別派出兩支醫療隊奔赴前線。目前廣州天河院區、嶺南院區,梅州粵東院區都已經成為定點收治醫院。三線作戰,后方已吃緊,前方又來急令。“把‘家底’都掏出來也要上!”戎利民院長斬釘截鐵。工作群下令召集志愿者,此時設備科、藥劑科、物資供應科等部門開始籌措物資。?

?

?

? ? ? ?不到兩小時,僅需130人的醫療隊報名達到了700人,院領導們精挑細選,2月9日凌晨一點,三院援助武漢的133人名單最終確定。戎利民院長要求,要讓這批隊員沒有任何后顧之憂上陣。此后,各條戰線火速響應、連夜籌備。凌晨,每一個隊員都接到了出征儀式安排的電話通知。后勤保障方面,從醫療設備到隊員的內衣褲、橡皮筋,凡能夠想到的、可能用得到的,后勤保障部門事無巨細,現有的馬上拿出來,沒有的就想辦法火速采購,只為不讓前線戰士缺槍少彈!十幾個小時之內,三大卡車物資悉數送抵白云機場。

?

?

? ? ? ?出征儀式上,校長羅俊十分動情地說,“中大會因為你們馳援武漢而無比驕傲!”丘國新書記鄭重宣布成立臨時黨支部。院長戎利民握緊手中的院旗,鄭重交到醫療隊隊長、院長助理楊揚手中:“醫療隊就交給你了,一個不落地帶回來!”

?

?

? ? ? ?下午,大學陳春聲書記、肖海鵬副校長親自趕往機場為醫療隊壯行,再三叮囑大家注意防護,平安返回。

?

?

?

抵達后24小時:充分準備,枕戈待旦

? ? ? ?2月9日下午六點半,飛機降落武漢。醫療隊抵達酒店簡單吃個盒飯后,便開始搬運3大卡車的物資,直至10日凌晨三點鐘。所有人都很疲憊,但是沒有人埋怨。武漢的夜比廣州冷。除了在機場遇到各省市醫療隊外,機場到酒店的近兩個小時車程中,一路空無一人。偶爾有醫療隊員上下班的公交車,路面一片空空蕩蕩。街邊所有的燈依舊亮著,有隊員認出了路邊的黃鶴樓,所有大廈的燈光閃動著紅色的“萬眾一心”標語。正月十六的月亮格外明亮,整座城市愈加寂靜。魚貫下車,醫療隊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隊長楊揚的手機從未停過,各級領導的消息,隊內各個負責人拿捏不定的事務……他希望自己有三頭六臂。

?

?

? ? ? ?搬完物資,大家短暫修整三個小時。楊揚召集各線負責人火速趕往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準備工作交接。大家的任務是一天之內全面接管一整個重癥病區,切實完成國家新冠患者應收盡收的命令。隊員們全部行動起來,交接工作、清點物資、防護培訓……

? ? ???酒店堆積成山的物資一個上午還沒有整理完。吃過午飯隊員立刻先到醫院接受培訓、熟悉工作,與當地政府和同濟醫院的同事們全力配合,楊揚隊長及陳妙霞、卞華偉、張獻玲、畢筱剛、孫珂等主任、護長出色組織,一個下午的培訓過后,隊員們在當地醫院的人員協助下,已經基本能夠開展工作了。大家稍微松了口氣。

天色再次暗下來,屋外還下起了小雨,刮著風,堆在樓下的晚飯早就涼了。院感要求不可聚集,于是130人在樓下昏暗的燈光里,吹著冷風站著吃了第二頓涼涼的晚餐。沒有人說什么,比起肩上的任務來,這些都不值一提,大家心照不宣,偶爾聊聊還會心一笑。

?

?

? ? ? ?命令再次下達醫療隊:今晚開始開區收病人,應收盡收!醫療隊馬上備戰,一部分人先返回拿設備物資,一部分人開始籌措方案。大戰就要打響了。

晚23點40分,第一批上班的31名醫療隊成員除個別醫生在外辦公,其余均已全副武裝,等待第一批患者的到來。

? ? ? ?患者情況不明,前兩班的隊員一起上陣,做好了攻堅的準備。氣氛有些緊張。盡管中山三院已在來鄂之前舉行了二十多場培訓,但是演習跟實戰還是有很大不同。而且隊員們凌晨三點才休息,上午搬運領取物資,下午培訓到七點,已經比較疲勞。

? ? ? ?疫情就是命令,這句話在此時此刻像鋼鐵一樣硬。

?

?

? ? ? ?隊長楊揚比所有人更累,因為無論醫療、護理還是后勤,醫療隊從頭到尾都要他來考慮。他也比所有人更緊張,因為他深知隊員們的疲憊和對環境的陌生,要保障每一個人的安全,才能帶領好整個隊伍高效工作。處理完必需事務后,他便守在了更衣室,帶著此次親自上陣的護理部主任、臨時黨支部書記陳妙霞逐個檢查隊員們的防護,不放過每一個防護死角。確定防護穩妥后,他們在隊員們的防護服上逐個寫下了每個人的名字,還有鼓勵的話語,反復叮囑防護第一,一切按照培訓流程一步步來。疲憊和緊張,他不能表現出來,他是整支醫療隊的靈魂,他拍著每一位隊員的肩膀給予鼓勵,他的存在為整支醫療隊注入信心和力量。隊員們說:“有他在我們就安心”。

?

?

? ? ? ?感染科的鄭子梅和急診科的汪竹紅兩位護士長經驗豐富,在自己做好防護后,也給每一個隊員再次檢查防護,和大家相互鼓勵。

?

?

? ? ? ?進入隔離病房前,所有人留影,再一次為自己鼓勁。這是真正的戰前動員,除了加油,一切盡在不言中。

?

?

?

?

抵達后32小時:醫患的共同戰役

? ? ? ?23點50分,接下來等待患者到來的十分鐘顯得特別漫長。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的十分鐘是什么情況。醫療組組長畢筱剛回憶:當時只想患者盡快到來,然后大家齊心協力盡快把病區收滿。23:54分,隊長的手機響起,患者已在電梯。鈴聲變成了沖鋒號。所有人按照前幾個小時討論好的方案,有條不紊到達各自的崗位。同濟醫院的辦公護士抓緊每分每秒為護理隊員講解系統的操作與使用。安排去接患者的護士吳麗到達患者入口。

? ? ???開門。很幸運,來的是一個年輕的患者,不是預想的一大批患者一起上來。護士帶著他按照剛剛商議好的流程,進入到了病房,安頓好,做相關的信息和生命體征采集。袁曉峰醫生和鄭海清醫生詢問病史做檢查,同時用手機記錄問診現場傳送給外面的醫生。操作熟練,一切就像在三院,運行流暢。感謝之前的有素訓練!這才是國家醫療隊該有的專業素養!

?

?

? ? ? ??三分鐘后,第二位患者,十分鐘后第三位患者,很快50張病床收滿……幾個患者下來,隊員們對于一切就已經輕車熟路了,一切開始按部就班。緊張,但有序。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切都寧靜安然,但是所有隊員都知道,危險彌漫在自己周圍的每一寸空氣中,它會在你任何一個疏忽時悄無聲息地給與你致命一擊。敵人,就是自己的疏忽大意和不守規矩,所以,每做一個動作,都要考慮它是否可能會把自己暴露,甚至每走一步路都要想想那個地方是否能踩下去。

??? ? ? 護士們多年的培養心中早已有一種執念:患者安全第一,但在傳染病房內,院感和救治患者,兩者同等重要。因為一旦感染自己,極有可能會威脅整個醫療隊和患者,所有的救治就無從談起,患者面臨的風險會更加巨大。壓力,不僅僅是來源于工作本身,更是自己的心理。

?

?

抵達后72小時:緊張有序,平穩運行

? ? ? ?2月12日晚,50張病床已經收滿,絕大部分為重癥,兩例病危,沒有死亡或嚴重惡化病例。醫療護理各項工作正常運行。楊揚、畢筱剛、陳妙霞等人密切配合,不到48小時,各班次各崗位職責已經明確,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已經制定。患者在醫療隊的積極救治下狀態已經開始逐步改觀.?隊長楊揚說,如何提高治愈率是接下來整個醫療隊的工作重心。目前醫療護理均已制定相應計劃,提高治愈率,加快病床周轉,降低死亡率,降低院內感染都是我們的重要目標。預計很快會見到成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