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手印銘記:一天半完成ICU改造
馳援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 ?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以下簡稱“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是武漢戰“疫”進入“攻堅戰”階段后新開設的重癥收治定點醫院。這里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7支精銳醫療隊,其中唯一的“廣東力量”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第三批133人援漢醫療隊。
? ? ? ?從2月9日馳援武漢起,這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一個重癥病區,在50天的時間里,累計收治患者90例,其中77例為重型/危重型。據疫情有關文獻報道,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死率高達49%-61.5%,高齡(大于60歲)和合并基礎疾病是造成重型/危重型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在中山三院醫療隊病區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患者中,平均年齡63.8歲,合并1種以上基礎疾病的占68.8%,重癥累計治愈65人,重型/危重型患者平均住院日22天,病死率2.6%,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日分別顯著低于文獻報道的49%-61.5%和30-40天,團隊高效救治患者的同時實現“零感染”。中山三院醫療隊創新并實施的“多學科、立體、個體化綜合治療模式”在有效降低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 ? ? ?中山三院突出的工作成績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7支援鄂醫療隊中堪稱“最佳”,充分代表了國家醫療隊水平,其治療經驗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專門發文推廣。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醫務部拓展辦主任卞華偉教授:
? ? ? ?戰“疫”工作中我們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幫助,解決了生活上的困境,保障了醫療工作順利開展。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成了每一天工作的主旋律,能夠有這種凝聚力,離不開我們心中那一份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這種民族凝聚力讓我們向全世界證明了我們是一群有愛有擔當的醫護人員。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綜合ICU主任畢筱剛教授:
? ? ? ?面對危險,黨員就應該沖鋒在前。回顧這次戰“疫”,黨的堅強領導,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是思想保障。醫務人員的敬業、專業是業務保障。醫療隊員強健的身體、科學的院感防控、強大的后勤保障,是取得勝利的保證。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綜合ICU主治醫師袁曉峰:
? ? ? ?回想在出發前2月8日的晚上,自己想象可能遇到的最壞情況,對比在武漢援助期間國家給我們提供的充足物質供給,感慨祖國的強大、制度的優越、人民的團結,希望以后通過自己的繼續努力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情感障礙專科副主任甘照宇:
? ? ? ? 心理醫生也沖鋒在戰“疫”第一線!我在隔離病區指導患者如何用方艙之聲進行音樂治療,同時確保醫療隊員們心靈無憂全心戰“疫”。能在國家需要的地方貢獻自己的力量,既是職責,更是一種榮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病區副主任鄭海清:
? ? ? ?深刻感受到了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家國情懷,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武漢人民的熱情與無私付出,更感受到了黨和國家以及全國人民對我們醫護工作者的關心與支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三區護師許皓彤:
? ? ? ?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其實,醫療隊的每個同事都像一只螢火蟲,自身發出的或許只是微光,但聚集在一起便是萬丈光芒,我們在平凡中不經意地書寫著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