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聯特聘專家、腫瘤放療科徐向英受邀接受中國僑聯迎國慶70周年專訪活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中國僑聯的直接領導和組織下,中國華僑出版社將出版題為《萬里長風根夢圓——華僑華人與共和國》專集,擬釆訪建國70年來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百余位優秀的華人華僑。8月14日,中國僑聯特聘專家、我院腫瘤放射治療科徐向英教授受廣東省僑聯推薦,作為優秀代表及入黨36年的老黨員接受了專訪。釆訪前,廣東省僑聯主席黎靜、副主席李豐、經科部部長陳農灝等熱情接待了徐向英,悉心問候了她來廣東后的生活及工作情況,對徐教授一直以來對廣東省僑聯的關注與奉獻表示真誠的感謝。
徐向英教授從醫35年來,在繁忙的管理、醫療、科研及教學等工作中,始終堅持和黨中央保持一致,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積極地參與各級僑聯的活動,努力在僑界中發揮自身作用。當被問及有什么困難,省僑聯需要為她做些什么的時候,徐向英提到:僑聯的力量不容小覷,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希望能夠充分發揮自己中國僑聯特聘專家的作用,不僅是參與各種公益活動,還要不斷地為祖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為醫務人員發聲,為腫瘤患者發聲,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山三院,了解中國的腫瘤放療事業。徐向英教授曾任黑龍江省僑聯常務委員,黑龍江省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高等院校歸僑僑眷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哈爾濱市僑聯常務委員,哈爾濱市僑屆婦女委員會副會長,哈爾濱市歐美同學會暨留學生聯誼會理事及哈醫大僑聯副主席等職。長期以來,她積極傳播中央和上級的各種統戰政策,團結各民主黨派人士共同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借助自身為腫瘤放療科專家的身份,在廣大的僑胞中大力提倡良好、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的防癌、抗癌理念和意識,還為基層的統戰,尤其是僑務工作,以及區域經濟社會建設,尤其是醫療領域的改革等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貢獻。???????????????????????????????????????????????????????????????????????????
徐向英出身于醫學教育世家,三代人均為共產黨員。入黨36年,她始終保持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堅定不移地對黨忠誠,旗幟鮮明地經受考驗。徐向英教授的信條是:做人做事做學問。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2018年3月,徐向英教授放棄故鄉哈爾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的多個管理、醫療及學術崗位,作為中山大學引進人才來到中山三院“創業”,在綜合樓負二層的80個停車場上開始描繪并親自主持腫瘤放射治療科的建設。從基建的設計圖紙及數度修改,到包括大孔徑CT等數種設備、上千個參數的招標,從辦公區的改建及家具設計到選材……籌建全程,她都親力親為,工作強度和困難可想而知!一切從“零”開始,按照醫院“零起點、高標準”嚴把學科建設關、人才引進關、醫療質量關及基本建設關,為中山三院組建腫瘤放療科,打通腫瘤規范化治療的最后一環。在這期間,得到了中山大學與醫院黨委等各級領導給予的莫大支持和幫助。徐教授由衷地感謝中山三院院長戎利民、黨委書記丘國新以及各相關職能部門,她將不負眾望,努力把中山三院腫瘤放射治療科打造成華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腫瘤專業學科。鑒于她為廣東、中山大學及中山三院作出的貢獻,被評為2019年度中山大學優秀黨員。
釆訪中,徐向英教授不僅淺談了她的成長經歷及深受從事醫學教育事業的父母親的影響,工作后三度留日近八載的留學生涯的故事,更是全面闡述了作為一名醫生、教師及管理者的人生感悟,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她說:“非常幸運趕上了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在建國70周年之際,祖國的各項事業都飛速發展,在醫療行業,中國的技術并不比其他國家差。正因為患者相信國家,相信我們,我們便更需要醫者仁心、鬼手佛心。”對于醫患關系,徐教授說,“技不如仙者不可為醫,德不如佛者不可為醫。我們要換位思考,視患者如親人。醫生和患者永遠是站在一條戰線上的隊友,沒有一個醫生不想治好患者。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不僅要治療人得的病,更要治療得病的人。也正因我們是為患者服務,平日里對工作要求嚴格非常必要,工作中要盡最大努力做到規范,不僅讓腫瘤病人活下來,還要活得長、活得好,讓每一朵生命之花重新綻放。”一個多小時的視頻采訪令主持人及在場的記者都深受感染、意猶未盡。
最后,徐向英教授向中國僑聯及華僑出版社獻上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最誠摯的祝福,并預祝《萬里長風根夢圓—華僑華人與共和國》主題出版活動圓滿成功。
?
徐主任與黎靜主席、李豐副主席、陳農灝部長合照
?
?
?
?
?
鏈接:徐向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放射治療科主任
?
?
?
教授,主任醫師,腫瘤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指導教師
留學日本八年,獲日本醫科大學放射醫學博士學位
東京大學醫學部客座教授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癥中心訪問學者
中國婦女第十一大代表
中國僑聯特聘專家
第五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得者
?
專業特長:
從事腫瘤放射治療35年,對肺癌、肝癌、鼻咽癌及頭頸部腫瘤、乳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婦科腫瘤、直腸癌及骨與軟組織腫瘤放化療有豐富的經驗,尤其在肺部小結節及早期肺癌的影像診斷肺癌的綜合治療與基礎研究方面有較高的造詣。
?
現任學術地位:
國家衛健委《質子/重離子加速器治療技術規范及質控》制定專家;教育部“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級本科規劃教材《腫瘤放射治療學》主編;國家早期非小細胞肺癌SBRT專家共識起草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優秀博士論文評審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評審專家;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全國衛生人才評價領域專家;國家腫瘤質控中心放療質控專家委員會委員;世界華人腫瘤醫師協會放療協作組(CRTOG)執委會副主委及肺癌學組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療醫師分會及婦瘤學組常務委員;吳階平醫學基金會放療分會及腫瘤光動力治療專委會常務委員;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放療分會常務委員;中日醫學交流協會放療專委會常務委員;中國中部腫瘤放療聯盟(CC-RTOG)常務委員;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放射治療裝備技術分會第二屆常務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精確放療技術分會第一屆頭頸腫瘤專業學組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心臟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及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熱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肺癌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放療專委會、鼻咽癌專委會及肺癌專委會放療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放療營養學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放療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治療分會轉化醫學學組委員;中國老年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院管理學會放射治療科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腫瘤康復協會副會長;廣東省輻射防護協會醫學輻射防護專業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預防醫學會腫瘤防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州抗癌協會第二屆腫瘤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肺癌多學科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放射治療醫師分會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抗癌協會放療專委會常務委員;廣州抗癌協會放射腫瘤學專委會常務委員;廣州新僑聯誼會副會長;廣州市僑聯十三屆委員會委員;《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和《中華放射與防護雜志》等雜志編委等。
?
科研成果:
主持科研課題近20項,2002年歸國后發表論文90余篇(SCI 22篇)。
?
出診時間:
特需門診:周二上午(門診四樓)
電????話:(020)85253231\85253251\8525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