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黑棘皮癥:皮膚上的“警報信號”,可能與代謝健康有關
當皮膚出現異常的“黑色天鵝絨”斑塊時,許多人會誤以為是清潔不到位或普通皮炎。但在內分泌科,這種被稱為黑棘皮癥(Acanthosis Nigricans)的皮膚改變,往往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作為內分泌科護士,我們希望通過這篇科普文章,幫助大家正確認識黑棘皮癥,及時關注潛在的健康問題。
?
一、什么是黑棘皮癥?
黑棘皮癥是一種以皮膚色素沉著、增厚和粗糙為特征的皮膚病,常見于頸部、腋窩、腹股溝、肘窩等皮膚褶皺部位。其典型表現包括: ?
- 皮膚顏色加深:呈灰褐色或黑色,邊界不清。 ?
- 天鵝絨樣增厚:觸摸時有粗糙感,表面可能出現細小乳頭狀突起。 ?
- 偶伴瘙癢:部分患者會感到輕微瘙癢或異味。??

值得注意的是,黑棘皮癥本身不傳染,但它的出現往往提示身體存在其他健康問題。
二、黑棘皮癥為何會發生???
黑棘皮癥并非單純的皮膚問題,而是多種內在疾病的“皮膚標志”。常見病因包括: ?
1. 胰島素抵抗與肥胖??
???-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超重或肥胖人群的脂肪細胞功能異常,導致胰島素抵抗(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進而刺激皮膚角蛋白細胞過度增生,引發黑棘皮癥。 ?
???- 這類患者常合并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或代謝綜合征。?

2. 惡性腫瘤(較少見) ?
???- 突然出現廣泛、嚴重的黑棘皮癥,可能是內臟腫瘤(如胃癌、淋巴瘤)的預警信號,稱為“惡性黑棘皮癥”。 ?
?
3. 藥物或遺傳因素 ?
???-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避孕藥等可能誘發;少數與基因突變相關。 ?
?
三、如何診斷與治療?
診斷: ?
- 醫生通過觀察皮膚特征即可初步判斷,但會進一步檢查血糖、胰島素、激素水平等,排查代謝疾病或腫瘤。??

- 惡性黑棘皮癥需結合全身癥狀(如體重驟降)和影像學檢查。 ?
?
治療:
- 治本:針對原發病?
???- 若與肥胖、胰島素抵抗相關:減重(減少5%-10%體重即可改善)、控制血糖、調整飲食(低糖低脂高纖維)、增加運動。 ?


- 若由藥物引起:調整用藥方案。 ?
???- 若懷疑腫瘤:需腫瘤專科治療。 ?
- 治標:改善皮膚外觀
???- 外用藥物:維A酸乳膏、水楊酸軟膏等促進角質層脫落。 ?
???- 激光治療:減輕色素沉著(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 ?
?
四、患者日常護理建議
1. 溫和清潔:避免用力搓洗患處,選擇無刺激的沐浴產品。 ?
2. 保持干燥:皮膚褶皺部位易出汗,可撲少量爽身粉減少摩擦。 ?
3. 穿寬松衣物:減少對病變皮膚的摩擦刺激。 ?
4. 定期監測:記錄皮膚變化,定期復查血糖、血脂等指標。 ?
?
- 關鍵提醒:何時需就醫?
- 皮膚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黑褐色斑塊。 ?
- 合并“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等糖尿病癥狀。 ?
- 伴有乏力、消瘦、腹痛等全身不適(警惕惡性腫瘤)。 ?
?
黑棘皮癥是身體的一面“鏡子”,提醒我們關注內在代謝健康。通過科學減重、控制血糖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數患者的皮膚癥狀都能顯著改善。如果您或家人出現類似表現,請及時到內分泌科就診,早發現、早干預,守護全身健康!
?
供稿:郭曉迪
初審:王超凡
審核:朱延華
審定發布:陳燕銘 蔡夢茵